中新网湖南新闻2月24日电 (唐小晴 付平 陶冶)近年来,湖南祁阳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创新志愿服务,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绘就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底色。
“点单”服务创新志愿模式
“大爷,点这里。对,就是这样。”志愿者来到85岁独居老人黄相林家,手把手教他手机购物。一小时后,“接单”志愿者就提着东西出现在家门口。
【资料图】
祁阳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板块植入“云上祁阳”手机客户端,在手机客户端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区,民众一“点单”,志愿者马上“接单”开展服务。
白水镇竹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接到一条特殊“订单”:村民张义因事耽搁,不能赶到家中陪母亲吃年夜饭,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云上祁阳”手机APP上发起“点单”服务。“没想到,几分钟后就接到了志愿者电话。”张义说。
了解张义的诉求后,志愿者紧锣密鼓筹备起来,将张大妈及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邀请到一起,共度除夕夜。
截至目前,祁阳市22个镇街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全部接入“云上祁阳”客户端,实现“志愿者注册、志愿团队、活动开展、时长认定”等各环节网上操作。889支志愿服务团队、15.27万名志愿者在网上点单、派单、接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好人效应”激活志愿服务新组织
自2008年发布“中国好人榜”以来,祁阳市上榜“中国好人榜”和“湖南好人榜”共36人次。
“湘江养育了我,现在轮到我来守护湘江。”李顺秀是祁阳市民间总河长,11年来共组织巡河、净滩等活动257次,参与人数11000人次,巡河里程达35000公里,清理垃圾5000余吨,2022年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为帮扶、关爱好人,放大“好人效应”,祁阳出台礼遇好人办法,从奖励善行、扶持创业、关爱生活等各层面给予礼遇。“领到‘好人卡’当天,我就去新华书店买了不少书,享受七折优惠,感受到满满温暖。”“湖南好人”刘凯说。
在“好人文化”激发下,祁阳人人争当模范、争做好人,崇德向善蔚然成风。360多位“中国好人”“湖南好人”“永州好人”“道德模范”“学雷锋标兵”“最美孝心少年”等纷纷成立志愿服务组织,近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涌现“毛顺涛助学小分队”“昌世基金会”“牵手志愿者协会”等大批志愿服务组织。
此外,祁阳的“志愿服务集市”也特色十足。10余支专业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利用行业专长,在“理论宣讲”“文学艺术”“禁毒普法”“科技助农”“卫生健康”“教育助学”“应急救援”等十三个方面开展便民、惠民志愿服务,精准对接民众需求。
“融合共建”打造志愿服务新格局
推动文明实践与融媒传播相互赋能、一体发展,能更好为民众服务。2022年,祁阳市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市融媒体中心“两中心”融合共建,以文明实践为龙头,以融媒体传播为手段,瞄准民众的“急难愁盼”。
在线下,祁阳依托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统筹推进电影、图书、表演、宣讲、科技、医疗等志愿活动汇集文明实践中心;打造28个志愿服务品牌,推出扶贫助困、生态环保、文明劝导、扫黄打非等36个志愿服务项目。
在线上,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主流舆论阵地作用,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宣传渠道,利用图文、短视频、直播、H5、长图等形式,使文明实践相关活动内容在融媒体平台呈现;拍摄了《“扫黄打非”东风劲》《书香祁阳》《网络不是法外地》等多部作品,把新理念、新思想滴灌进民众心田。
2022年,祁阳对外新闻宣传综合排名永州市第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活动、重点工作、重要信息的转发量、浏览量呈倍数增长,打造了浏览量破千万次的《理响永州·思政课·祁阳》等系列爆款作品,真正实现了将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无微不至的好人关怀、走深走实的志愿服务,祁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特色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宣传引导精准化,让贴心的志愿服务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底色。
2022年10月以来,祁阳市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0余场次。(完)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