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正文

碧桂园:调整总部架构,就能走出困境了吗? 焦点要闻

来源:大话房地产    时间:2023-06-05 13:15:36


【资料图】

今天(2023年6月5日),作者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关于碧桂园消息,引起了作者的兴趣。说句实话,由于之前写过碧桂园的文章,屡次遭到碧桂园众多且带有流氓无赖性质水军的围攻、辱骂、威胁、恐吓等网络暴力。自己一个文弱书生,自知根本不可能和富可敌国(负债高达近1.7万亿元,在房地产行业仅次于广州恒大集团)的碧桂园抗衡,现在,基本上不再写碧桂园的文章。

这条关于碧桂园的消息是说,碧桂园创始人和老板杨国强先生的二女儿杨惠妍女士,在接班3个月左右,终于对碧桂园集团进行了一场重磅的改革。那就是,对于多年来都比较稳定的碧桂园集团总部,进行了一场重大的调整。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碧桂园这场大地震般的机构调整,是怎么一回事。

上周三,碧桂园集团总部发布了一份内部文件,决定调整内部的组织架构。将原来的碧桂园控股集团,分拆成两大产业集团。新成立碧桂园地产集团,主要业务为原来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以及代管代建业务。碧桂园地产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由碧桂园集团原来的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先生担任。另外一个产业集团为碧桂园科技建筑集团,这是原来的机器人业务。碧桂园科技建筑集团的董事长由碧桂园的老臣、现任碧桂园控股集团总裁莫斌先生兼任。

据了解,早在7年前的2016年,碧桂园的代管代建业务,就已经开始,这些年来,碧桂园的代管代建业务,已经全面开花。这是碧桂园成为行业老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碧桂园房子质量低劣、屡被维权的重要因素。碧桂园进入科技制造(机器人制造)也有5年的历史。此次的架构调整,把代管代建业务划入地产集团的范围,把原来的科技制造业,完全独立出来。

碧桂园的两大业务板块是新业务事业部、创新投资事业部。新业务事业部共设置8个职能部门,分别是投资策划部、品牌营销部、运营管理部、招采管理部、财务资金部、人力行政部海外及特区事业部、代管代建事业部。在此之前,碧桂园总部架构是由总裁办、6个职能中心和3个事业部组成的。6个中心分别是:财务资金中心、招采管理中心、人力与行政中心、品牌与社会责任中心、风控审计监察中心、数字化管理中心。3个事业部是海外及特区事业部、新业务事业部、创新投资事业部。

碧桂园的科技制造,是碧桂园在房地产开发之外的新行业。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了博智林机器人公司,重点开发建筑机器人以及智能施工设备的研发应用。2022年6月,碧桂园将其下属的建筑子公司与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的总包单位进行整合,成立了碧桂园科技建筑集团。此次,又将科技建筑集团升级到和地产集团平起平坐的地位。

但是,碧桂园科技建筑集团已经成立5年,却没有给碧桂园带来一分钱的利润。2021年1月,时任碧桂园集团总裁的莫斌先生,就公开表示,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有望在2022年扭亏为盈。但是,在今年3月底公开发布的财务报告中,碧桂园只介绍了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已经在碧桂园600多个建筑项目中投入了商业化应用,共推出了33款建筑机器人。对于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的盈利情况,只字未提。显然,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在2022年,依然亏损。

碧桂园集团,今年的经营情况也不景气。据碧桂园的财务报告,2022年,碧桂园的营业收入为4303.71亿,和2021年度的5230.64亿元相比,减少了926.93亿元,下降幅度为17.72%。2022年,碧桂园的利润为负数,亏损金额高达60.52亿元。这是碧桂园自2007年在香港证交所上市以后的第一次。在2023年第一季度,碧桂园的合同销售金额为945.6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高达27.57%。

不少人怀疑,碧桂园这次大幅度的架构调整,也不大可能会走出困境。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